药品创新研发驶入快车道 专家称需要长线资本支持

浏览量:14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18-05-11

医药网5月11日讯 国家对推动药品创新的改革和支持、资本对创新药的力捧引发了大量科研人员回国进行新药研发。近日,在“新动能、新引擎”2018青岛国际院士港项目招商推介会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对专利的保护增强了其回国科研、创业的信心。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表示,其在科研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而将成果进行产业化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十年前,国外的新药研发和创业环境较好,适合科研成果转化。但目前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营造了比国外创新创业更好的环境”。
 
    据了解,王玉田院士及其团队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创新专利药物的研发及生产,目前已获得PMS-001(戒毒、老年痴呆适应症)、PMS-002(中风适应症)、PMS-003(痤疮适应症)3项专利,计划6年内完成PMS-001(戒毒适应症)临床试验。
 
    而陈璞院士及其团队致力于开发生物新药,打造国际领先的小核酸精准医疗产品,并全球首次成功筛选出直肠癌小核酸药物新靶点,同时已经筛选出多种有效的小核酸抗癌药。“相比抗体疗法和免疫疗法,小核酸类药物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方式。”陈璞院士介绍。
 
    我国药品审评审批进入快车道。2017年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此外,为了为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底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拟对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给予6年数据保护期,创新治疗用生物制品给予12年数据保护期。
 
    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使得药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释放创新潜力、提升创新能力。资本也不断涌入创新药研发领域。王玉田院士介绍,目前国内的融资环境发生了变化,有助于新药研发创新。
 
    据媒体报道,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仅生物医药方向,就有13个国家的27名院士签约合作。
 
    此次,中国董秘百人会论坛与国际院士港联合举办青岛国际院士港项目招商推介会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产业投融资环节,促进优质院士项目与上市公司对接,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资本化转化,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提供最前沿、最具科技创新价值的项目,为提升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搭建沟通桥梁,最终实现科研、产业和资本的有机结合。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新药创新研发项目需要的是长期合作伙伴。“资本需要认识到新药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